自從交通部宣佈要開放天空之後,台灣掀起了「航空熱」,大家 爭搶一片天空,連宜蘭也有了一個機場興建計畫:德安航空公司將 要要在陽溪口附近,北部濱海公路自強一號橋蘭頭(約葛瑪蘭橋以南 400M緊鄰濱海公路處),設置一座面積為4.5761公頃、每日10班次 (20架次)之直昇機場(如附示意圖)。該計畫目前已在環境影響說明 書審查階段,並已試飛多次。據報載:「試飛時噪音僅約70分貝, 情況良好,如一切順利,則三、四月可開始營運」。
書的「環境現況」章,特就水鳥保護區描述如下:「長久以來,為 東亞候鳥遷徙的重要中繼站,冬天雁鴨群飛,春天鷸行過境及全年 皆可見的鷗科最為可觀。歷年來的鳥類紀錄有 236種、鷗科20種、 鷸科50種、加上鷺科、雁鴨科,四大水鳥家族已超過一百種,以過 境及度冬的記錄也不少。七月夏日可看到夏候鳥鳳頭燕鷗、小燕鷗 在沙洲上駐足,冬季雁鴨科南來,在河口棲息。 本區鳥種記錄超過 236種,尤以大型鶴科鳥類之出現最具特色;冬天雁鴨科停棲的景像 為奇觀。」
似乎鳥都定居在保護區內、區外沒有鳥一般。其實不然!當漲潮、 強風、大雨之時,保護區內的鳥群會飛到鄰近的水澤、稻田、樹林 避潮、避風,而退潮之際,鳥群再回到潮間帶或沙洲覓食,某些鳥 種則是住在區外而至區內覓食,日出離巢、日落歸巢(例如附近鷺鷥 林裡的鷺科鳥類)。因此,溪口附近的水澤、稻田,樹林常年均有為 數不少的留鳥與候鳥棲息,與保護區共依共存。
黃頭鷺、夜鷺與小白鷺嗎?再過去一點不就是鷺鷥林嗎?甚至在距 離機場預定地不到 100公尺,往錦眾村的路邊濕地裡,每年不都有 四、五隻黑面琵鷺,與上百隻蒼鷺、大白、小白、紅鳩在那裡覓食 ?在這麼靠近水鳥保護區而且滿天野鳥之處設機場,如何保障飛航 安全、機場會不會干擾保護區水鳥陸棲行為而毀掉保護區等等,環 境影響說明書中卻未見說明。
係如何?這些敏感的問題,書中僅有一小段說明如下:「於直昇機 所產生之飛行噪音問題防制上,以規劃低噪音直昇機BELL 412型, 且目視飛行航線為沿台二線飛行,並在飛行高度要求上採以1000英 呎以上之高度,以此飛行操作條件,所產生噪音對地面之影響將遠 低於背景噪音,故本機場開發後對此保護區應無影響」。原來航線 是不飛越保護區的,因此沒有干擾問題!據書上說明,規畫的航線 為由新站翻越北宜山嶽,或自基隆沿海飛行、至欄下濱海公路後沿 公路飛至壯圍大橋後西轉新南,再越過蘭陽溪從機場西側進場。當 然,飛行高度是「得視情況需要調整」。
多雨潮濕,山頭常年籠罩雲霧,陰雨時節平原上能見度也不佳,直 昇機又是目視飛行的,翻越山頭及高飛都不容易呀;驚訝的是:宜 蘭平原的候鳥是沿著海岸濕地遷徙的,這條航道根本就與候鳥遷徙 路線重疊,除了必然會影響到鳥類遷徙以外,還一路掃過竹安、下 埔、塭底、古亭、新南、蘭陽溪下游等沿海濕地,到過宜蘭的鳥人 都知道,竹安、下埔、塭底、古亭等地的雁鴨、鷺鷥、鷸行多得可 以遮雲蔽日, 新南的2,000多隻金斑行及數百隻小辮行群飛更是全 台惟一的壯麗奇景,怎麼會選這種地方飛呀?
是出自誠意,而非先求過關再說,只是果真如此,直昇機每天沿著 宜蘭沿海生態敏感區掃過20次,不僅對生態有嚴重不利之影響, 也 相當令人為飛安耽心!
養鴿子,而這個機場卻偏偏往鳥堆裡建;那條路不選,偏偏要「秋 水共長天一色,直昇機與群鶩齊飛」,真叫人不懂這是搞甚麼飛機 ,也不懂機場附近的噪音是否也只有七十分貝,更不知道將來會不 會為了營運或飛安需要,而降低高度直接從保護區上空劃過,直奔 龜山島、冬山河去觀光,在環境影響說明書中,這些問題不是根本 隻字未提,就是僅有簡單敘述而無詳細的調查評估,實在令人無法 不擔心。
場的安全性與必要性,並審慎地全面評估本案對宜蘭沿海生態與蘭 陽溪口水鳥保護區的影響,千萬不要迫於惡勢力而使飛安與生態二 相荼炭! |
後記:宜蘭鳥會與宜蘭縣環保聯盟、無尾港文教促進會、仰山文 教基金會、慈林文教基金會、大二結文教促進會、宜蘭縣潛水協會 、登山協會等八個公益社團已於 87/09/11 簽署聯合聲明反對此案 ,並已去函環保署與民航局要求審慎評估,同時要求該二機關日後 舉辦說明會或會勘時應通知鳥會及宜蘭縣環保聯盟出席!
省、高雄市、苗栗縣野鳥學會均已取得共識同聲反對本案,我們期 盼環保團體、生態保護團體等等更多的公益團體加入,更期待您的 參與及協助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