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韻大鼓《子期聽琴》
典故
《列子集釋》卷五〈湯問篇〉記載春秋時代楚國的一對高士的友情,伯牙長於彈琴,鍾子期精於鑑賞。俞伯牙的琴,是與另一個人溝通、對話的工具,琴聲正是彈奏者的心聲。
《列子集釋》卷五〈湯問篇〉原文
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登高山。鍾子期曰:「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!」志在流水。鍾子期曰:「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!」伯牙所念,鍾子期必得之。伯牙游於泰山之陰,卒逢暴雨,止於巖下;心悲,乃援琴而鼓之。初為霖雨之操,更造崩山之音。曲每奏,鍾子期輒窮其趣。伯牙乃舍琴而嘆曰:「善哉,善哉,子之聽夫!志想象猶吾心也。吾於何逃聲哉?」
唱段聆賞
劉寶全演唱http://www.dongdongqiang.com/mjmd/index(qy).htm
龍乃馨演唱http://www.jingjulong.cn/dragonsongstress.htm
唱詞
京韻大鼓《子期聽琴》初名《馬鞍山》,又稱《知音得友》,早年由宋五修訂並設計唱腔,加入京劇二黃的一段唱法,是宋五(宋玉昆)三大傑作之一,後成為劉寶全代表曲目。關於各家在文中對鐘子期的身分著墨不一,且有的曲本附有說白點綴其中。
京韻大鼓《子期聽琴》唱詞
列國諸侯亂紛紛,出了些賢士與名人。
有一人他字表伯牙姓俞名瑞,這位爺他本是晉國臣。
晉王爺差此人前來修聘,奉旨的那位欽差他是來拜楚君。
拜罷了楚平王就要回朝轉,棄岸登舟中秋正臨。
船行在漢陽江口把船兒灣住,
正遇著密佈陰雲細雨紛紛。
雨過天晴黃昏後,
俞伯牙推開了船窗,艙兒上的門。
見江中萬道銀蛇翻波浪,
在那江岸上有處處的那些丹桂、幽香得這麼可聞。
陣陣的秋風吹的人爽,
總有那風吹水浪,水借著風音,在耳輪中猛聽得的那麼唰啦啦啦啦啦啦啦啦,
風擺動那個秋葉這不落至在了秋林。
秋星兒明朗,秋蟬兒聲噤,
在秋坡前,秋草中,耳邊廂又聽得絮叨叨的是那寒蛩兒的聲音,
叫得這麼嘆煞人。
那秋草黃黃,秋光兒滿目啊,
這不在東方閃出來,明亮亮那秋月兒一輪。
﹝二黃﹞
秋山秋水一時遣興,
來!喚從人給我設擺瑤琴把香焚。
閒撫一曲消閑悶,
在江岸上來了個砍柴人。
俺姓鐘名子期外人恭敬,家住在馬鞍山前八里之遙集賢村。
想當年俺居官大夫職份,
都只爲那父母年高無人侍奉,棄職歸林我孝養雙親。
每日裡砍乾柴我常把山進,倚仗著附葛攀藤以度光明。
打了擔乾柴尋歸舊徑,正遇著密佈陰雲細雨降臨。
樵夫因天氣難把家奔,尋一座古廟禪堂我暫且存身。
雨過天晴到了黃昏時分,
相襯著,風兒清,月兒朗,月朗風清正好歸林。
縷順著江岸我朝前遘奔,
猛聽得在江面之上有人撫琴。
樵夫聞琴音把心神穩定,柴擔兒放至在了地埃塵。
孔仲尼嘆顏回才高他的命短,
猛聽得琴弦斷了那麼一根哪,把個俞伯牙嚇走了魂。
﹝京韻大鼓﹞
俞伯牙見琴弦一斷荼呆呆的發愣,
啊!莫非說在江岸以上暗有了賊人,
忙問從人挽船所在?那艄公回稟纜系山根。
江岸雖然有些個樹木,江邊前後並不見莊村。
伯牙暗想乃是荒山地,哪裡來的高人聽我撫琴!
喚從人近前來聽爺的盼咐,你一到那江岸上各處給我找尋。
搜檢那蘆葦叢中柳梢深處… … ,
忽聽得在那岸上答言把大人尊。
休要你尋找並無賊盜,也是俺樵夫無知我在此聽琴。
(俺)乃此山之中的一個樵夫也,因砍柴回來得晚,正值雨潤琴音。
聞君在此處操琴因此才止住了步,
俞伯牙(他是)哈哈地大笑是個砍柴的人哪!
居然便以聽琴自許,
哼!真乃是山野的村夫你滿口的胡云。
子期說,你既知此處無有那知音的客,
似俺這窮山僻壤野店荒村,在那瑤琴上有六忌八絕七不撫,
曾記得不對那知音絕不該你調動瑤琴。
俞伯牙聽樵公之言卻倒文而雅,
(暗想)倒莫笑這漁樵野水共山村。
來,忙喚從人與我往上請,你請上那位樵夫我細與他談心。
有從人答應一聲就把這個官船下,走上前對那鐘子期就把話云。
向樵夫說你見了我家的大人須當要叩首,他問什麼言語可都要你留神。
鐘子期昂然不睬把官船上,
向俞伯牙長揖不拜︰「我有禮了,大人。」
俞伯牙恐怕失了官體,焉能與他還禮呢,
說你在一旁坐下,我今天要與你細談談心。
鐘子期並不謙讓居然落下了座,
伯牙不悅(一見)面含瞋。
也不讓他吃茶空對坐,啊―—方才岸上可是你聽琴嗎?
子期說我不敢深知略曉一二,望尊官莫要你斗量人。
伯牙說樵夫口稱聽琴論,我有幾件事也不大怎麼甚知真。
我且問你,此琴當初何人把它留下??
流落何處因為什麼叫瑤琴?
造琴當用什麼木?什麼人造這張琴?
字字行行全說對,樵夫知音你便為真。
子期說,琢磨本是伏羲氏,流落瑤池因此叫瑤琴,
造琴當用梧桐木,上節清、下節渾,宜取中節用,清濁兩相勻。
出了一位魁首的木匠劉子奇,他造成了這張琴。
伯牙說此琴何人撫的倒好?
撫到何處能夠會何人?什麼人以琴喪了什麼人的命?
什麼人以琴罵過什麼人?
字字行行全說對,就算樵夫你知音。
那位子期說,此琴文王撫得倒好,撫到妙處常常會仙(賢)人。
文王世子伯邑考,他也曾以琴譭罵過紂君。
妲己女定下了一條陰毒計,
周姬昌食子肉,他的世子命歸陰。
伯牙說此琴前寬有幾寸?尾窄幾寸按何分?
徽金歲月多少數目?
內有幾行,外按幾音?
蛇紋穗按著什麼陰陽造?
共合是幾尺幾寸零幾分?
什麼人好德?什麼人好戰?
上邊共有弦幾根?
字字行行全說對,便算樵夫你知音。
子期說前按八節寬八寸,尾窄四寸﹙按﹚四季分;
徽金歲月十有二,閏月加一,五行按五音。
蛇紋穗按著周天陰陽造,
共合是三尺六寸零五分。
文王好德,武王好戰,
上邊共有弦七根。
韻透九霄鸞鳳喜,音傳山海龍虎親,
宇宙調絲驚仙府,
它本是瑤池雅韻常常伴斯文。
伯牙說哦!你字字行行雖然說得對,
你可知我以何題做曲文?
子期說孔仲尼嘆顏回才高命短,
你以那月光秋水做就題文。
俞伯牙聞聽將頭點,
說野店荒村何處無高人!
連誇樵夫好好好!
鐘子期坐一旁,你看他毫無懼色笑吟吟。
到了這一回,以琴會友把金蘭拜,
到後來在馬鞍山前,俞伯牙先生他摔碎了瑤琴,
他是所謂的謝知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