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史記》與司馬遷
壹:《史記》的內容
◆上起黃帝,下迄漢武帝,前後兩千多年的歷史事蹟。
◆內容旁及於各國、各階層。
◆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的通史。
貳:司馬遷撰寫《史記》的動機
◆完成其父司馬談著作的遺命。
◆上續孔子作《春秋》的志業,褒善貶惡。
◆在身遭腐邢,鬱結不通時,藉著撰寫《史記》來「述往事,思來者」。
參:《史記》的體例
◆本紀
《史記》共分十二本紀,以帝王為主,按年月記載全國性的大事,其中的〈秦本紀〉、〈項羽本紀〉、〈呂后本紀〉屬於《史記》中的變例。
◆表
《史記》有十表,以時間為中心,把重要的歷史大事或歷史人物,依照年代或時期,用表格的方式呈現出來,〈三代世表〉;年代近的用年表,如〈六國年表〉;事情繁雜的用月表,如〈秦楚之際月表〉。
◆書
《史記》有八書,書是記載典章制度的興廢沿革。《漢書》改〈書〉為〈志〉,以後的史書,多沿用〈志〉此一名稱。
◆世家
《史記》共分三十世家,記載諸侯、王的世系活動,盛衰興亡的事蹟,分國按家敘述,其中的〈孔子世家〉、〈陳涉世家〉、〈外戚世家〉屬於《史記》體例中的變例。
◆列傳
《史記》共分七十列傳,單獨地或分類地記述自古至漢代的各階層的特殊人物、事蹟、以及邊將各國的概況。依據其內容、性質,可分為以下六類:
(一)、單傳(或稱為專傳):一篇單述一人,如〈呂不韋列傳〉、〈李斯列傳〉等。
(二)、合傳:即一篇之中,記述兩人或兩人以上,或因事蹟性質相似而合述在一起,如〈管晏列傳〉、〈仲尼弟子列傳〉等;或因彼此關係密切而合述於一傳,如〈廉頗藺相如列傳〉、〈魏其武安侯列傳〉等。
(三)、類傳:將許多人物,依照他們的學術、技藝、行業等相類似的情況,以時間先後為序,記載於同一篇傳記中,如〈刺客列傳〉、〈佞倖列傳〉等。
(四)、四夷傳:記載邊疆各民族的概況,如〈匈奴列傳〉、〈朝鮮列傳〉等。
(五)、附傳:對於同一事蹟,或祖孫父子,於其下附載於此事相關的人,如〈李將軍列傳〉中,寫李廣的一生,並附其子李敢及其孫李陵傳記。
(六)、自傳:即〈太史公自序〉,記載司馬遷的先祖、生平,撰寫《史記》一書的總序。
肆:《史記》的人物刻畫
◆《史記》以人物為中心,開創了紀傳體的體裁。
◆在本紀、世家、列傳三種體例中,描述了分屬於不同層面的人物。
伍:《史記》對後代的影響
◆唐宋八大家、明代歸有光、清代桐城派各家散文,無不繼承其寫作精神。
◆唐宋傳奇、元明戲曲、明清小說等等許多題材亦是取自《史記》。
陸:《史記》的作者
◆ 司馬遷,自子長,西漢馮翊夏陽縣(今陝西省韓城縣)人。
◆ 少負不羈之才。
◆ 十歲即能誦古文。
◆ 飽讀典籍文獻,學養豐富。
◆ 遊涉天下。
◆ 父談遺命著史。
◆ 著手整理石室金匱之書。
◆ 太初曆。
◆ 下蠶室,受腐刑。
參考資料:大學國文新編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